1938年3月1日,115师直属队经过山西隰县北部的千客庄时,由于一些士兵穿着从平型关战役中缴获的日本军大衣,导致当地驻军的阎锡山第19军某哨兵误认为日军来了。这个哨兵没有进行详细核实,便直接开枪射击。令人遗憾的是,这颗子弹恰好打中了115师林师长的右肺叶,致使他当场昏迷。
当时,全面抗战才刚刚爆发不久,突如其来的这一事件震动了全军。作为115师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,立刻报告了八路军总部以及中央军委,迅速将情况上报。中央对此十分重视,立刻决定采取紧急措施。中央决定派遣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傅连璋(后来成为建国后的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兼开国中将)亲自赶赴山西,主持林师长的治疗工作。
由于伤势严重,林师长显然无法继续在前线工作,而治疗显然也非短期内能完成。鉴于军队不能一日没有领导,中央高层开始为接替林师长一职而进行深入考虑。在3月1日晚上12点,毛主席和参谋长滕代远联名向罗荣桓发电报,宣布他暂时代行林师长职务。
展开剩余70%然而,实际上在几小时前,八路军总部已决定由343旅的陈光担任代理师长。因此,当军委的命令传达给罗荣桓时,陈光已经被委任为代理师长。出于对大局的考量,罗荣桓决定遵从这一安排,维持陈光的代理职务不变。不过,罗荣桓依然继续负责115师的全面工作,这一决定在《罗荣桓传》一书中得到了明确记载。
1943年底,罗荣桓被正式任命为115师的政委。由于原政委兼副师长聂荣臻因参与五台山的工作已经脱离了115师,因此他不再是接替林师长职位的首选人。其实,如果聂荣臻继续留在115师,他凭借其资深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,完全有可能接任林师长。
与陈光相比,罗荣桓显然更具资历。他在1927年参与了秋收起义,随即加入毛主席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斗争。1929年,他参加了古田会议,凭借毛主席的提名当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。此后,他一直在红军中担任重要职务,逐渐晋升为红一军团的政治部主任。他的晋升与毛主席的赏识密不可分,毛主席曾言:“罗荣桓这个同志我们发现得晚了。”
与罗荣桓的顺利晋升不同,陈光的早期经历则稍显曲折。早年他曾是农协委员,1928年参与了朱德和陈毅领导的年关暴动,随后进入井冈山,在红四军担任连长。陈光的最大特点是作战勇猛,屡次带领部队在敌军重围中打出奇兵。在长征途中,陈光屡建奇功,成为红军的一员猛将。
然而,随着115师进入山东,形势变得愈发复杂。虽然陈光的作战能力极强,但他性格急躁,某些局面下显得与时局不太契合。正如《罗荣桓传》所说,陈光虽具备英勇和灵活的指挥能力,但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局势时,常常显得不够冷静。相比之下,罗荣桓以其深思熟虑的分析和稳定的领导风格,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局面。
尽管陈光有时候显得与形势不完全契合,但“陈罗配”的搭档,依然为115师带来了成功的局面。在整个过程中,罗荣桓的高风亮节和对党性原则的坚持,得到了陈光和部队上下的广泛尊重。陈光的心直口快和坦诚,最终也让他对罗荣桓的领导产生了深刻的信任。
在山东战局逐渐稳定之后,115师开始与山东兄弟部队实现了统一指挥。1942年底至1943年初,山东纵队整编为山东军区,归115师领导。罗荣桓在此时担任了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,逐步担负起了山东战区的一元化领导责任。同时,陈光则前往延安参加党的“七大”。在临行前,陈光向大家表达了对罗荣桓的深厚敬意,他说道: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,罗荣桓同志是正确的,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在他的领导下,做好团结,干好工作。”这番话也充分体现了陈光对罗荣桓的敬重。
随着这一历史使命的完成,陈光结束了在115师的主要历史任务,而罗荣桓则在后续的岁月中继续书写着自己与115师共同奋斗的历史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平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